开封文明网 > 文明播报
开封:文明城市 开封图景
- 发表时间:2024-12-05
- 来源:开封文明网
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尽了汴梁城的繁华,一卷文明城市开封图景,在新时代徐徐展开。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一直以来,开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全市人民有老虎机游戏获得感、幸福感。
新故相推舒画卷
基础设施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开封在做好古城保护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来精修城市。
黄河滔滔,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汴梁人民。老虎机游戏: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守护母亲河、聚焦生态河、建设幸福河。
经过持之以恒的治理,如今的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是人人向往的幸福地,这里雄浑壮美的大河与色彩斑斓的沿岸景观,让曾经悬在开封城头顶的险河,铺展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
打开传世长卷《清明上河图》,汴河风光占据画卷长度的2/5,足见开封作为“北方水城”的恢宏气势。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开封把治理转向内河,又经过4年多的努力,把180万立方米的优质黄河水引向城区,幸福之水一路欢腾奔流,通过北护城河(涧水河)绕古城分别流向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南护城河、利汴河,汇入惠济河,河道平均水深2.53米。
新时代,开封内河工程水岸同治,不仅消除了黑臭水体,而且打造了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营造了群众可直达水边、与水亲近,“人在河上走”的亲水意境。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保护好、传承好开封城墙,全市上下一心,坚持保护修缮城墙一以贯之,强化古城保护责任使命,自1994年开始对古城墙进行整修,先后投入20亿元,相继实施了十期城墙维修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共修复修缮外墙体约12.5公里、建成城墙公园13公里,有效改善了城墙周围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引入最新的科技成果,激活了文化基因。
古城开封的根和魂集中在城墙文化带、千年中轴线文化带、大运河及水系文化带“三条文化带”上。通过城墙贯通把文创链、餐饮链、住宿链、演艺链等贯通相融,形成“城上游览研学、城内通路行车、城外水系贯通、两侧公园环绕”的古城墙生态旅游环和文化创意产业带,让开封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日日有节、时时消费、项项有产、链链相融。
同时,围绕“一城、一水、一中轴”,坚持“园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思路,打造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如今,老虎机游戏:建成区绿地面积5738.19公顷,绿化覆盖面积5777.98公顷。
小微绿化沁润人心。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尤其是老城区,开封依托城市边角地块,通过拆除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的方式,见缝插绿,建设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教育科普、城市记忆等多元化主题的“口袋公园”,让群众出门见绿、移步入园。
推动“7+10+N”产业链群规模持续壮大,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厚植产业竞争优势,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聚合带动作用,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打造产业集群;围绕低空经济、高端仪器仪表、新型储能、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入研究、精准切入,力争尽快突破……改善了环境,开封大兴产业,让城市发展底气十足,生生不息支撑更美好的城市建设。
“汴”地大爱好故事
作为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开封在今年频频出圈,这得益于古城保护的大力度,还得益于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久久为功。
在开封,感动常在,温暖“汴”地,做好事、行善举已经成为最动人的风景。无论在平日里,还是不平凡的时刻,开封人都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不断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激荡起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汴梁大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张佩蓉把剪纸爱好当作宣传党的政策的载体,30多年来创作了各类红色剪纸1万多幅,为社区讲解剪纸背后的红色故事,成为党建专家;为学生传授剪纸技术,成为学校的文化助手;为孤寡老人送上剪纸祝福,成为小区的助人帮手。龙亭区环卫工李战军,自参加环卫工作以来,从不叫苦叫累,尤其是夏天,炎炎烈日,开车一天下来,脸、胳膊被晒得又红又肿,坐在驾驶室犹如进了烤炉一般,可他从不抱怨……有好榜样做表率,滋养古城人民学习好风尚,做好事于随手之间,行善举在寻常巷陌。
建好城市硬设施,激活温暖软实力。开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引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新时代出彩开封人。
值得一提的是,开封还坚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价值理念入心入脑。老虎机游戏:广泛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弘扬雷锋精神。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清明文化节等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开封良好的城市形象。使用“公筷公勺”“遵守一米线”“杜绝车窗垃圾 橙丝带飘起来”“扮靓母亲河”“爱护开封城墙”等主题公益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志愿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让群众参与到奉献行列,用点滴善行汇聚起磅礴正能量。
开封好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如巍巍铁塔傲然耸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开封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开封好人”解人之所急、济人之所困,助人为乐,把爱洒向社会,把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开封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引领,把好人故事送到群众身边。如,突出主题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弘扬雷锋精神,在参与活动中奉献他人、完善自我;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开封良好的城市形象。
“雷锋同志没有离开我们,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做好事于随手之间,行善举在寻常巷陌。”开封雷锋纪念馆馆长王业文是新时代雷锋的代表,他奔波于全国各地,筹办起开封雷锋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风雨无阻义务讲解。只要有人参观,哪怕只有一人,也一样认真讲解雷锋故事。
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弘扬和传承,如春风般哺育着这座城市的人民。
每到节假日,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比起流光溢彩的灯光和风景如画的景区,更美的是“汴”地有爱的文明底色。
奉献的“志愿红”,美丽的风景线。景区入口处设有一个志愿服务台,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经常活跃在游客中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旅游咨询、线路指引等志愿服务。
今天的开封,时时发生着身边好人的故事,处处流动着志愿者的身影。千年古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接力传承,扶危济困的古道热肠已成为全民行动。开封用好人精神画出幸福最深底色,激荡出澎湃的文明华章。
一屏统揽治全域
建好了城市,如何高效运转是门大学问。
“效率真高,早上出门井盖还是破的,买完菜回来,就换成了新的。”家住黄河大街的市民汪杰说起城市的变化,脸上挂满笑容。
开封为群众解忧的速度之快,使很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开封人每天能实在感受到真幸福。
雷霆处置,来自科技赋能,最快响应,源自机制打通。开封不断升级提档的开封运管服平台,整合全城数据资源,完成与雪亮工程、智慧住建、智慧环保、12345民生热线、突发预警平台等22个信息系统的对接,每天接收涉及城市管理的数据300多万条,每5分钟获取3万个物联网设备感知数据,实现了城市运行和治理的一屏统揽、一键调度、一网共治。
2023年3月,河南省城市运管服平台生命线安全工程暨智慧停车建设现场会在开封召开,开封运管服平台建设工作在全省18个地级市、105个县作分享推广,“智慧开封”经验得到一致点赞,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该平台构建起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横向连通市级68个相关单位,纵向连通国家住建部、河南省住建厅和四县、六区,构建了“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其中考核实行月考评、季点评、年总结,建立2100万元的城市运行管理专项考评资金,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一屏统揽。平台建立的城管大脑“一图十景”,包含数字城管、综合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市政、城市生命线、便民服务、公用事业、视频智能、分析决策等板块,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地获取、分析、研判、调度城市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键调度。扩展建设视频智能分析,建立无人机、移动巡查车和电动车立体化覆盖,完成35类城市管理问题视频算法识别,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建设领导驾驶舱移动端,实时显示12个行业运行数据和决策建议,形成城市运行数据日报,为各级领导提供即时“一站式”数据决策支撑。
一网共治。平台已建立安全图层97个,对排水泵站、桥梁、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换热站、井室、阀门、阀井等进行普查、登记造册、风险定位、动态更新,主动感知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2022年共处理低风险隐患344处、中风险隐患12处、高风险突发问题1处,构筑监测预警安全屏障,确保城市运行安全高效。
畅通渠道,为民便民。平台对接12319城管热线、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投诉等渠道,全时段受理市民反映城市管理问题。打通12345民生热线、供水、供热及供气热线,全方位了解市民投诉内容,督办相关问题处置进度。同时,开发市民通App,提供公厕、公交路线、停车场及景区等便民查询服务,以及常态化开展有奖举报和随手拍活动,实现城市管理与群众日常生活精准对接和良性互动。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造福于民的工作也永无止境。岁寒年末,站在新的起点,开封提前谋划了一揽子的惠民工程,继续将工作重心对准人民的心声,开始提笔书写新一年的时代答卷,意气风发向未来,丹青妙手向翠峰。(开封网)